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很多人說:「咖啡不用學,一直喝就行了!」這話乍聽有點道理,但仔細想想,又不完全對。我常拿學英文打比方:一位媽媽跟孩子說,「學英文一直聽就行了!」孩子回:「媽,我們家Lucky(小狗)汪了五年,你聽懂牠說什麼了嗎?」笑完之後,我覺得這例子很貼切。很多人說自己看美劇學英文,但如果沒基礎文法和詞彙,光靠聽可能還是抓瞎,只能靠肢體語言或中文字幕。咖啡也是如此,感官科學研究表明,重複品嚐能增強感官記憶,提升味覺和嗅覺的敏感度,但若缺乏系統化的知識,僅靠經驗很難達到專業水準。
比如,多喝咖啡確實能讓你分辨出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的柑橘調,或肯亞咖啡的莓果酸。但要精準描述這些風味(像「明亮的酸質」或「圓潤的口感」),甚至調整萃取參數讓咖啡更好喝,就得靠理論支持。SCA(國際精品咖啡協會)的「金杯準則」指出,萃取率應控制在18-22%,總溶解固體(TDS)在1.15-1.35%之間,這些科學數據幫我們定義「好喝」,而不是單靠直覺猜測。
我的建議是:「多喝,喝多!」常喝能熟悉風味,一次喝多杯更有比較,進步更快。心理學研究也支持這種「對比學習法」,認為對比經驗能強化記憶和辨識能力。但如果目標是成為能參加杯測比賽的專業人士,光靠喝還不夠,理論和實踐得雙管齊下。不然,就像看美劇不學語言基礎,聽再多也可能「真的不會」。
學咖啡之前,先問自己:你學咖啡想幹嘛?沒有目的,你就不知道該找誰學、學什麼。我根據自己的經驗,把學習目的分成三類,並加入學術視角,幫你找方向:
為什麼:你只是想喝好咖啡,不用太專業。就像在家泡茶,隨手弄弄也挺好喝。台灣很多人泡茶也沒上過茶藝課,不也過得挺開心?行為經濟學認為,這是「滿足性決策」(satisficing),追求「夠好」而非「最好」,這種心態讓學習更輕鬆,適合業餘愛好者。
為什麼:你不靠咖啡吃飯,可以盡情探索。台灣有不少厲害的玩家,設備比店家還專業,甚至「家裡有礦」,玩咖啡就是追求極致享受!消費者行為研究顯示,這類人屬於「涉入度高」(high involvement)的愛好者,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追求興趣)。
為什麼:開店不只要會做咖啡,還得懂經營和人際溝通。光靠技術不夠,還要面對員工、顧客和壓力。創業研究指出,實務經驗比單純技術訓練更能提升成功率,因為它涉及情境學習和社會資本的累積。我建議開店前在喜歡的咖啡店累積經驗,拿別人的錢學比較不痛!
如果你決定花錢學咖啡,選老師就成了關鍵。我有個朋友學茶藝時,碰上一個教「茶氣」的老師,說茶會發光,還跟氣功有關,聽得他頭昏腦脹,最後放棄。我在咖啡圈也見過類似案例:有個咖啡館老闆煮完咖啡,講了十分鐘玄學,說喝之前要心靜、吃素才能體會,結果客人直接買單走人,說:「老闆,我不配喝你這杯咖啡。」老闆尷尬得不敢看人,這畫面我至今難忘。過度神秘化的溝通會引發認知失調,讓學習者疏遠。專業應該是用簡單的方式解釋複雜概念,而不是把人推遠。
還有更誇張的例子。早期有老師沒什麼學理依據,教虹吸壺和萃取時,被問為什麼這麼做,他說:「夢裡夢到的,照做就對了,懷疑我就別學!」還有老師說衣索比亞咖啡有柑橘味,是因為跟柑橘種一起,花粉傳DNA。拜託,上過生物課的都知道,柑橘(芸香科)和咖啡(茜草科)根本雜交不了,花期和授粉方式都不一樣。科學研究證實,咖啡風味來自土壤、氣候和後製處理,而非花粉傳播。這種「獨到見解」還是留著自己用吧!
如果喝不懂,沒關係,跟店員或老闆聊聊,用顧客「請教」的方式挖資訊。如果感覺玄乎,喝完快走,別暴露來意!
根據教育心理學,一個優秀的咖啡老師應該具備以下特質,這些能讓學習更有效率:
好老師會跟上最新研究,比如參加研討會、讀新資料,而不是拿20年前的「舌頭分區味覺」唬人。味覺由整個口腔和嗅覺共同作用,非舌頭分區(Bartoshuk, 1993)。有些老派師傅怕改變,怕學生拿新知識挑戰他,課堂變一言堂,這種就別選了。
學咖啡不一定要找老師,但選對方式和導師,能讓你少走彎路。不管你是想在家煮咖啡、當玩家,還是開店賺錢,先搞清楚目的,再找適合的路。如果要系統性學習,記得找個「你喜歡他的咖啡」又「聽得懂他說什麼」的老師。教師的親和力和知識傳遞的有效性是學習成功的關鍵。專業不該高高在上,而是拉近你的橋樑。
聽說過「杯測師認證薪水6萬+」或「AST國際認證考官學費200萬,一年回本」嗎?我只能說,別太相信速成神話。咖啡靠自己喝能喝出喜好,但要明確定義好壞,還得學習,就像玩魔術方塊,自己摸索半天可能還是亂的,有老師帶你解,色塊很快就能歸位。如果你找不到咖啡圈的朋友問意見,歡迎私訊我,我幫你找人解答。何必自己苦哈哈呢,對吧?